“小朋友們節日快樂”、“今天是屬於我們的節日”、“小孩說話大人不要插嘴”,這是“六一”兒童節時,筆者微信朋友圈中看到的信息。細細觀察,發佈類似信息的,大多時屬於“超齡兒童”的“80後”和“70後”,甚至他們已經有了孩子。甚至,也不乏“60後”的身影。
  無獨有偶,類似的現象並不只是發生在“六一”兒童節這一天。桑心(傷心)、矮油(哎喲)、腫麽了(怎麼了)、孩紙(孩子)、倫家(人家)……等源自網絡“賣萌”詞彙,成為不少不再幼稚的年輕人與中年人的口頭禪。就有“95後”、“00後”的孩子感嘆:“人類已經無法阻止叔叔阿姨們賣萌的腳步。”
  “萌文化”源於日本動漫,“萌”用來指讓人感到喜歡、傾心和愛戀等情感的東西。從褒義的角度解釋,“賣萌”一詞就是指低效率或者是無效率的手段處理事情,但展現出自己的可愛、青春、活力、美貌、感性和友善的一面。網絡文化下催生出來的新詞彙,不少成年人逐漸將“賣萌”當作自己日常習慣,並有向“高齡化”蔓延的趨勢。
  那麼,為什麼“賣萌”呈現出“高齡化”的趨勢?
  人類的語言伴隨社會的發展,在語言運用中,追求語言效用的最大化。一些上班族們,由於工作繁忙,漢字輸入法的普及,即使在回覆短信時,打出了諧音相同的錯別字,只要不影響交流,並不在意。久而久之,不少錯別字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在成年人中流行開來,無傷大雅。比如蜀黍的流行,其本意就是叔叔的昵稱。
  當然,當一種語言流行到一定的程度,“萌語言”就成為了交流地工具,能拉近與陌生人之間的距離。在朋友圈中,人與人之間渴望交流,在語言上“賣萌”,可以使自己更加可愛可親。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,扮演著粘合劑的作用。更為重要的是,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下,“賣萌”不失是一種娛樂方式,承擔著釋放工作和生活中的緊張地職責。當然,“賣萌”不僅僅是青少年的“專利”,成年人也同樣“渴望”。
  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頭。“賣萌”的高齡化趨勢,已經不可阻擋地到來。就在“六一”兒童節當天,中國政府網官方微信,就發出了萌信息“祝各位兒童和大齡兒童們兒童節快樂!”在現實生活中,政府通告和交警提示,已經不乏“賣萌”的例子。
  “賣萌”語言從低齡化向高齡化轉變,我們不妨保持淡定,畢竟這是人們在變化中調試自己的話語體系,也是語言發展必然,與年齡無關。我們不妨多一些寬容,畢竟這樣的語言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一份幽默,也是成人接受新事物的表現,當然不是青少年的專利。不過,我們對待“賣萌”既要寬容又要引導,如果一種語言能進入文學作品中並能流傳下來,才能體現生命力,“賣萌”語言也是如此,不然只會曇花一現。
  文/章正  (原標題:“賣萌”語言為何呈現高齡化趨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g12dglbp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